《中医诊断学》  
 
通知公告
关于做好2012年度山东协和学院教学质量与…03-06
我校新增三门省级精品课程03-02
关于开展2010—2011学年第一学期学生评教…12-13
关于开展2010—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师评学…12-13
我院四项课题获批省级教改研究项目03-25
转发:教育部  财政部关于批准2010年度…07-16
我院《工程制图》等两门课程获批省级精品…06-20
教学队伍
  ·课程负责人
  ·主讲教师
  ·师资队伍
课程设置
  ·课程定位
  ·课程设计
  ·课程标准
教学内容
教学文件
  ·教学大纲
  ·教学教案
  ·教学课件
方法与手段
  ·教学方法
  ·教学手段
教学效果
  ·专家评价
  ·学生评价
  ·自我评价
特色与规划
  ·课程特色
  ·课程地位
  ·课程规划
教学资源
  ·模拟试题
  ·复习题库
  ·参考文献
精品课程检索
  主页 > 中医诊断学 > 课程简介
课程简介

 

中医诊断学是研究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、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, 是中医基础课与临床课的桥梁, 是临床各科的基础,是国家规定的中医学的主干课程,是中西医结合、中医骨伤、中药等专业的必修课。因此,该课程在中医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。
中医诊断学作为专业基础课,既有理论教学又有临床教学,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密切的课程。该课程对学生知识、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直接和长远的影响。因此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临床基本技能的运用,是本学科的目的与任务。
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,是传统中医诊断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产物,它既要遵循中医理论的规律,又要同相关学科密切联系。通过本门课程的实验,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,多方位地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产生、变化的机理,培养他们科研意识与兴趣。通过加强临床见习教学,在实践中培养中医诊法技能和临床中医辨证思维。
本课程主要有诊法、辨证、诊病和病案四部分内容:
  ·诊法,是指中医诊察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。主要包括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。四诊收集的资料包括症状、体征,是疾病的所反映的现象,也是判断病种、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。
  ·诊病,亦称“辨病”,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,得出病名诊断。
  ·辨证,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,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、综合,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、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,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。
  ·病案,又称病历,古称“诊籍”。病案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。
 
山东济南历城区济青路6277号(郭店校区)邮编:250109
山东济南历城区遥墙镇(遥墙校区)邮编:250107
版权所有©山东协和学院 鲁ICP备11018403号-1   鲁公网安备37011202000511